Monday, January 13, 2014

為小小孩設計的戲

 美國北歐基金會(TheAmerican-Scandinavian Foundation)在紐約的總部北歐屋(Scandinavian House) 一向致力於美國與北歐的國家(丹麥 芬蘭 冰島 挪威和瑞典)間的文化與教育的交流藉由獎助金實習獎學金出版以及會員等方案來加強國際間彼此的認知北歐屋本身則有多項展覽影片放映音樂會演講討論會及家庭活動


在一月12日與13日之間他們推出了一個挪威為兒童與青少年而創作的表演藝術展演(Swedish Performing Arts forChildren and Young Audiences Showcase)」,其中包括兩個為小小孩設計演出的全程演出節目阿斯頓的石頭Aston’s Stones 「果醬(Marmalade)」,這兩個節目是給一般大眾參與另外有6個片段演出的節目是給表演專業團體觀賞

我很幸運的看到了兩個全程的演出他們雖然不是一般人所認為的偶劇場但是卻是高品質的兒童劇場由於近年觀眾的年齡層有越來越低的趨勢這種為三歲以下甚至到六個月大的嬰兒所設計的戲越來越多因此我覺得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所看到的



阿斯頓的石頭Aston’s Stones

在進到劇場內之前一位女性表演者在門口和逐一入場的觀眾問好進入劇場後台上有一位男性演員在舞台中間織毛線和他壯碩粗曠的外型形成有趣的畫面另外一位男演員則在他前面玩耍兩根毛線棒顯然是個小孩的角色兩者對比下你可以猜到第一個角色應該是爸爸

演出開始女演員上台先和大家問好她問小孩你準備好了嗎小孩拿著自己織了一半的毛線給爸爸說他漏織了一針爸爸接過毛線媽媽拿了兩個毛線手套給小孩戴上自己披上毛線圍巾除了同是黑色底的服裝和附著兩支長耳朵的帽子之外這些毛線織品更給這一家人一個明顯的共同標誌有趣的是從頭到尾你沒有看到媽媽織毛線倒是爸爸狂織毛線是個有趣的角色塑造的選擇

接下來媽媽遞給兒子Aton一個購物袋自己則提了兩個以原地行走的方式行走出門去購物結果在回家的路上Aston被地上的一顆石頭所吸引他忍不住把這顆他認為很孤獨的石頭帶回家還幫他蓋上之前織好的被單純粹把它當一個有生命的角色來看待

之後 Aston再度和媽媽出門購物他們重覆 戴上手套批上圍巾提著購物袋的例行動作 結果Aston 這次看上了一顆更大的石頭同時擔任樂師和說書人的爸爸不但用現場彈奏鍵盤和低音提琴來控制戲的節奏在此時他還挪動石頭的位置來控制Aston的視線Aston 定點移動他的視線幫助觀眾距焦在不同的石頭上之後 Auston出門又看到更多的石頭一個個他認為是孤單的悲傷的光滑的粗糙的巨大的嬌小的….石頭結果當然是Aston把所有的石頭都帶回家

Aston要求專心織毛線的爸爸幫每顆石頭織一件被單在要求的過程Aston不斷的喊:「爸爸, 爸爸」,爸爸則是有意無意的回答:「Yes…」。Aston會一直喊直到爸爸轉過頭來掀起帽耳朵來認真的回答他他才會罷休,最後爸爸只好努力為每一個石頭織出一件被單,我相信這樣的情節經常發生在許多家庭中但是有幾個爸爸會像他一樣這麼有耐心呢

 
在家裡爸爸媽媽不斷的告訴Aston 石頭不可以拿進家裡但是固執的Aston不但把所有的石頭都搬進家裡還把他們放在爸媽的椅子上床上甚至鋼琴上爸媽設定的界線一步一步的往後退當他們想不出來石頭到底還可以住在哪裡時爸爸形容自己走在家裡好像走在佈滿石頭的海邊於是他們建議Aston帶著他的石頭們到海邊去度個假

出門前爸爸堅持要單獨提這兩個裝滿石頭的提袋但是在幾次嘗試後卻一步也提不動 媽媽建議他把石頭分裝在更多袋大家一起提他也不願意結果是媽媽一人提起兩個提袋大家才開始出門向海邊出發又是一個傳統角色特徵互換的例子

結果他們到了海邊Aston也覺得海邊是石頭的家於是他把所有的石頭留在海邊回家的路上原本沉重的提袋現在卻輕如羽毛Aston邊走邊搖擺提袋宛如長了一雙翅膀當你以為戲已經結束時沒想到Aston又時起一根樹枝開始玩弄戲到此才結束給予觀眾一個且待下回分解(to be continued) “的幽默結局

結束後演員們要求觀眾不要上台但是他們會在門口贈送明信片想要觸摸一下石頭的人也可以有機會碰一下那些石頭我忍不住去摸一下一顆石頭發現他們是毛氈做的,非常有質感,但是卻很輕,因此演員默劇演出的技巧變得更重要。

整齣戲的原素包括了音樂肢體劇場(physical theater) / 默劇(mime)說故事劇場現場演奏及錄製音樂歌唱等探討的主題則包括了聆聽父母給於孩子付予物件生命的想像力的空間輕重的探討等

我特別欣賞他們以重複與不同速度的肢體動作及簡單的語言搭配音樂歌唱來戲劇化一些情緒例如三個提袋在身體兩側的搖擺不但給予行進的影像也給觀眾一種重力的錯覺同樣的手法在演出的過程觀眾會看到提袋搖擺不同的速度幅度及方向感受到提袋內看不見物件的重量,是一種很細微的設計Aston把那些石頭放在家中時所造成的負擔形成一種無形的重量但是當他把它們留在海邊時他的感覺化作小鳥般的輕快

這齣為三歲兒童所設計的戲,是Teater Pero劇團改編自Lotta Gefrfenblad的繪本
AatonsStenar,原本的說的一個狗家庭的故事。設計者很聰明的用附有兩個長耳朵的帽子來做與狗的轉換。故事以標準的家庭模式簡單素描出一個孩子遊戲的過程及父母如何參與的方式幽默而具有吸引力導演在各個角落所作的選擇更是令我印象深刻

你可以從以下的網址看到該演出的片段


「果醬(Marmalade)

「果醬(Marmalade)」和上一齣戲比起來完全不一樣,它是一個結合舞蹈、特技表演、音樂及玩弄物件的演出。紅白強烈對比的舞台服裝及道具視覺設計非常的吸引人、對於小小孩而言、是個擷取他們注意力很好的方式,加上他們鼓勵大小觀眾脫鞋坐在舞台外圍的紅色地毯上,演出的過程中,演出者為觀眾做極度近距離的表演,還多次的走進觀眾與觀眾互動。

兩名演出者,一男一女,全身白色的服裝,讓臉部兩側的腮紅更顯得突出。一開始男演員玩弄三顆紅色玻璃球,女演員把一個看起來像顆大紅球的蓬蓬裙在舞台邊緣滾動,兩人從舞台的兩邊向相反方向行進,一邊玩弄他們的物件,一邊逐一向觀眾說:「嗨!」。在兩人在說:「我們開始吧!」後而正式開始演出。

演出過程中,有多次與觀眾互動的設計;例如,半途出現的綠色的果凍,除了表演者玩弄果凍外,他們也讓觀眾觸摸果凍。另外,他們穿上了蓬蓬裙走到觀眾席中,讓紅紗的質感在觀眾身上或臉上摩擦。

最後,演出在紅白的小絲巾從蓬蓬裙被一個接一個的抽出來之後而結束,他們鼓勵觀眾和他們一起在舞台上合照,也不在意小朋友去玩弄他們的道具。我心想,要那些小小孩看到台上這麼多的律動,卻能乖乖的坐在台下三十分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演出後,可以讓他們上台玩一玩倒是個不錯的主意。


 這個由舞蹈家Claire Parsons 首度為26歲孩童設計的演出,以很簡單的語言,結合詩意的肢體動作,去探索果醬給人的感覺,演員發展出如何相遇、混合、融入等不同的肢體與物件玩弄的可能性。

我一直覺得音樂和舞蹈是充滿詩意的,因為觀眾必須用自己的的經驗與想像,去解讀那些動作的意義,我也覺得越小的小孩越懂得詩的語言,因為他們本來就得用自己很有限的字彙去表達自己的情緒與需求,能夠為他們設計這樣的演出,是件十分值得鼓勵的事。 

你可以從以下的網址看到該這個節目的全程演出